陈发祥:安徽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研究员,安徽徽学学会会员,安徽MBA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安徽省高新投资集团专家顾问。专著、主编及参编《不敢写徽州》《人文安徽》《徽州古道》《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案例》《文化强省》《中外广告史》等书籍。
古徽州之四界,北扼黄山山脉、东据大鄣山、西交浙岭、南及西南乃新安江穿境而过。这样的山水四合,使得古徽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,与世隔离。而徽州境内溪水密布、群山茫茫,难以通行。南宋《新安志》载:“自睦州青溪县界至歙州,路皆鸟道萦纡,两旁峭壁,仅通单车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自三国始,徽人以山中的青石、竹木为材料,持续千年之久,凿空徽州的山山水水,营造出一条条古道。这些古道多顺山势、沿溪水而建,遇山开路、逢水搭桥,五里一亭、十里一庙,犹如藤蔓一般蔓延到徽州的府县镇村。
三国时,吴国大将贺齐出守新都,凿连岭,以通江浙。隋末汪华,起兵保州,凿箬岭,以通太平。唐代,官邮发达,邮路、驿路、官道纵横徽州境内。明弘治、成化年间,徽商兴起,绵延三百余年至清代末期。发迹的徽商回报乡梓的方式之一,便是架桥梁、修道路。于是,依托于徽商雄厚的财力,三四百年来,徽州人以府城所在地歙县为起点,凿出多条通往境外的古道,有“九龙出海”之说,即出西门的徽浮(梁)、徽安(庆)、徽池(州)、徽开(化)、徽婺(源)古官道,出北门的徽泾(县)、徽宁(国)、徽青(阳)古官道,出南门的徽(南)昌古官道。明清时期,徽商鼎盛,商运发达,出境陆路有东至苏杭,西抵四川,南到闽广,北达安庆、南京。
九条古道蜿蜒若游龙,徽州大山绵延似沧海,古道时隐时现于古松、翠竹、碧溪之间,山中岭头便成了龙脊。
箬岭,旌歙、西箬岭、东箬岭、隋唐四条古道于此交叉。清道光《徽州府志》载:“唐汪华凿为二道,一通旌德,一通太平,亘六十里,皆险窄。”明代天启年间(1621年-1627年),设箬岭巡检司,以征税费。清顺治四年(1647年),于岭头建关,关门刻“天险重开”四字。若是秋来箬岭关,几十亩黄山贡菊到了绽放的时节,菊香飘进岭头的汪国公祠中。祠前,几株苍翠的青松拔地而起,几条青石凳子安放在松树下。这里是徽州古道的源头之一,也是徽州本土神灵汪国公丰功伟绩的见证。
箬岭古道(组图)(图片来源:携程@海阔天空)
昱岭关上,俗称“杭徽大道”的徽昌古道在此链接浙江与安徽。东南望昌化,一片烟霭;西北阚徽州,无数惆怅。游子们背井离乡,依依不舍,多少次含泪的目光回望故乡,随后毅然踏入无尽的徽杭古道,直奔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而去。
歙县昱岭关(图片来源: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牯牛降中,七彩谷内,徽池古道穿梭而过,青石板上已经长满苔藓,牯牛降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,一路伴随着远行的人们。道路两旁,斜放着一块块青石板,铭刻着往来于古道上的商人姓名;榉根关上,巨大青石垒成的关隘,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,黑如玄铁,静默无声。
石台县牯牛降景区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石台县榉根关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徽安古道进入祁门县大坦乡燕窝里村,便直直地“插”入大洪岭。这里是昌江的源头,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红原产地。“七上八下”的大洪岭,春来杜鹃簇拥古道、夏至翠竹迎风摇曳、秋临水杉落叶遍地、冬降白雪漫山银装。据史料记载:明万历年间(1573年-1620年),祁门孀妇郑氏捐银修辟,后年久失修,洪水冲刷,山崩道塞,石磴剥蚀。清道光年间(1821年-1850年)重修,凿山平路,加铺三米五宽的青石,一路通往安庆。
祁门县大坦乡燕窝里村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翚岭关,徽泾古道的制高点,宋代于岭头设关。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宁国府通判李默倡修,成为通衢。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,洪水冲毁石壁山道,嘉庆十年(1805年),朱旺村朱文焕后裔重修,费银5100两。这条古道自唐宋至清代为官员来往徽州、宣州的官道之一。宋嘉祐三年(1058年),王安石由江西经徽州赴宁国府经此道,赋有“夜过翬岭月明中”诗句。1917年12月的某一日,翚岭关上传来了咿咿呀呀的抬轿声,轿子从旌德的江村而来,端坐着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胡适的未婚妻江冬秀,从此,古道上也留下了一段奇缘。
徽泾古道(图片来源@陈发祥)
右龙岭头,徽饶古道自此入饶州。十公里外,江西浮梁境内,瓷器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的瑶里古镇,静静地躺在瑶河的臂弯中,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高岭土矿坑。徽饶古道穿过右龙村几千亩有机茶园,在碧绿的茶叶园中,留下青黑的石影。岭头之上,是新安江的正源,孕育出率水的六股尖。六股尖中,巨树蔽日,溪水潺潺;右龙村头,茶香轻飘,小桥曲折。你若走古道累了,坐在村头的红豆杉下,抿一口绿茶,听犹如林中鸟鸣的徽州话,细细地嚼着徽州的石头饼,满口生香,不知归也。
徽饶古道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新安源有机茶基地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右龙村树皮屋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右龙古村落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白际,是徽开古道的最重要节点。元末,听闻朱元璋由浙江从此入徽州,村民们坚守在此三日之久,未曾接到圣驾,“白接一回”的逸事成了白际的地名。如今,这里是驴友的天堂,深山中的秘境。早晨醒来,巴掌大的白际镇,处处是帐篷,遍地皆营地。徽开古道从白际镇起至浙江开化境内,沿途少青石,更多的是杂草掩道。村落悬在半山腰,梯田中,各色庄稼呈弧线层层铺开。秋日来时,南瓜悠然长在路边,火红的芭蕉叶燃烧在屋后,枫杨金黄的树叶飘到你的发间,村中的黄狗会尾随你一路到山头,然后悻悻地折回。宋代,徽开古道的马金岭筑有关塞,以抗御金兵的入侵。
徽开古道白际镇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丛山关、羊栈岭、江南第一关、西武岭乃至汤岭关等,古道岭头的关隘经千年的积累,数不胜数,但始终矗立在徽州四围的丛山中,四季变幻,不枯不荣。其实,华夏大地处处有古道,尤其是山中,如大别山人要出皖西重重山岭,就必须踏出路来,但那些土路早已被荒草淹没。而徽商富甲天下的财力及乐善好施的精神,支撑着徽州人世世代代不辍于古道修建。于是,这些青石板、古关隘、茶亭及寺庙组成的古道,便沉淀下了历史,记载着故事,成了后人瞻仰的圣地。
徽州古道,自三国大将贺齐开凿,持续不断,现存124条之多。千年以来,古道上,车马人流,如过江之鲫;山野中,鸟兽欢腾,乃自然乐章。许多发生在古道上的旧事,被后人记述下来,成了传奇逸事。
“大洪岭,如巨蟒,七上八下十五里,钻云破雾八十一道弯,南指景德镇,北望扬子江。”——这是流传于祁门、石台、太平、黟县四县交界处的燕窝里村一带的民谣。大洪岭古道,由祁门县大坦乡湘源村郑姓寡妇一人捐资,明万历年间凿通。此后,长江的鱼获源源不断输入徽州。因山高路远,旅途漫长,夏日里,挑在木桶中的江鲜鳜鱼微微腐臭,却因此而诞生出徽菜名品臭鳜鱼。
大洪岭古道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“皖美好味道”——徽州臭鳜鱼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浙岭古道,南自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,北至休宁县板桥乡樟前村,一路十八折,游走于山中茶园。浙岭之上,清康熙年间所立的“吴楚分源碑”赫然矗立。
浙岭古道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徽杭古道自绩溪县伏岭镇祝三村,穿过江南第一关,越过海拔1050米的蓝天凹,便至浙江省临安区马啸乡永来村,一路伴随着登源河,逶迤二十多公里。绩溪民谣有曰:不慌不忙,三日到余杭。北宋宝祐年间,徽杭古道始修,但一直是蜿蜒小道。明嘉靖年间,兵部尚书胡宗宪于浙闽等地抗击倭寇,偶有返乡省亲,常走昱岭关大道。但家中一黑狗,独自穿山越岭,每每早早到达故土龙川,胡宗宪遂命人寻狗迹而扩修为徽杭通衢。自此,三日之内,徽商便可携山货而至大运河起点。胡雪岩、胡适之、汪静之等人,都曾在古道上留下足迹。古道安徽出口的祝三村,每年农历十月十五,村民放下农活,自发聚集在一起,义务整修穿村的五华里古道,此为“祝三路会”,代代相传,持续二百年之久。
徽杭古道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塔岭,位于婺源与休宁相交的塔岭古道之上。溪水旁的捶衣石上镌刻着民国二十三年九月,皖赣两省的行政长官共同署名的“赣皖界碑”,印证了公元1934年7月,婺源被划入江西上饶的旧史。古道不远处,就是婺源溪头乡的龙尾山,那里深埋着冠绝华夏的龙尾砚的籽料。苏轼有诗赞曰:皎皎穿云月,青青出水荷。在傍晚的霞光中,炊烟不见、人迹了了、深山空远,只留下孤寂长空。
塔岭古道(组图)(图片来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古道“苦”旅之中,无人可语,便直面大山,独对溪水,执着前行,希冀唤醒古道两旁的古村、古桥、古庙、古冢、古关隘、古驿站、古茶亭。不知不觉中,渐渐地听到跟随者的脚步,敲响了古道上的青石板,犹如抑扬顿挫的琴音,高山流水中,与客和鸣。
(本文为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,课题编号为2020CX2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