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《长安三万里》火了。浪漫的唐诗宇宙,配上美妙的国风动画,让波澜壮阔的大唐兴衰跃然眼前。电影上映之后,票房一路高歌,网络评分高企,关于李白与高适、唐诗与“安史之乱”等话题持续在朋友圈引发热烈讨论。有人说,“年少时囫囵吞枣吞下的诗句,却在此时此刻击中了我。”
同一部作品,孩子们看到“我会背诗”的欢乐层,青年人看到“职场艰难”的共鸣层,中年人则看到“历经沧海”的感悟层,《长安三万里》做到了。同一个观影大厅里,一边是孩子们懵懂地跟读吟诵唐诗,一边是中年人被剧情内涵打动而泪流满面,以至于不少观众“吐槽”影院变身大型背诗现场,倡议另设“亲子场”以提升观影效果。总之,在这个暑假,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晓并爱着的李白,通过一部动画穿越千年来到人们身边,引发了新一波热潮。
有人从电影中看到青年李白的恣意潇洒、狂放不羁,直呼“这就是我心中的诗仙”;有人热衷于“考据癖”,指出电影中一些剧情与史实并不相符,人物设定与艺术手法有瑕疵;有人失望于电影中李白大腹便便、嗜酒如命,称剧中李白“一点诗仙的气质都没有”……如此种种,但电影尾声时李白站在一叶扁舟之上,张开双臂喊出那句经典的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,还是击中了不少人的泪点。
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李白。评价虽有不同,但这次“李白热”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——很久没有这样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IP可以引发这样规模的全民热议。在今天,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正成为时代要求,如何润物无声地通过一个IP载体得以实现,《长安三万里》是一个值得点赞的成功实践。
从传播的角度来看,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画风偏向于国画,又在人物形象上侧重于“真实”“饱满”,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想象,也迎合当今年轻人的口味。影片中的《将进酒》片段,现实与想象流畅融合,让人恣意游荡在九重天,言有尽而意无穷,体现出了中国人独有的“浪漫”。从不少媒体的报道以及观众的评价来看,“文化自信”是高频词。影片不止于塑造丰满的李白或高适,更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更自信、更生动、更符合当代传播规律的形式,走入千家万户。
只要诗在,长安就会在。李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也很正常,但只要太白诗篇还在流传,李白就是一座文化丰碑。以太白诗篇为代表的唐诗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世代绵延的文化基因之中,不可分割。当40多首唐诗在屏幕上闪现,即便大唐盛世距今已有千余年,但作为观众的我们,深藏血脉里的密码立马被打开,会被相似的情感触动,家国、天下、乡愁……这就是文化的力量,是让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心手相连、生生不息的磅礴伟力。所以,《长安三万里》的一个重要价值,就是通过艺术塑造,非常有亲和力地让我们不分长幼,能一起回望大唐盛世,回味唐诗之美、文化之美。
中华文明,星河璀璨。如何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挖掘出更多的《长安三万里》,并助力这样的作品走得更远、传播得更广,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新命题。正如一句触动笔者的影评——“国漫早就该作这一曲绚烂诗篇。”
影片持续的火热背后,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,就是中国传统文化IP如何“走出去”。国家文化软实力,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着力点。中国有丰厚的历史、优秀的文化,有着得天独厚的“剧本”。期待我们不仅仅拥有“李白IP”,也不仅仅拥有“唐诗IP”。根植传统、立足当下、面向世界,让璀璨的传统优秀文化IP活起来、火起来,在海外用实力“圈粉”,应是新使命。
总之,传承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需要道,也要讲究术。打造更多能引发热议的文化IP载体,依然任重道远,尚需奔走“三万里”。
▌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